記錄生活,是一種態(tài)度,表達了我們對于當前生活的認同和接受,這種認同多數(shù)時候是正面、積極向上的,就好像QQ空間里有人發(fā)結婚照、度假照,在曬幸福、曬浪漫…當然還有曬工資的,這部分人曬的都是苦澀和無奈,這是對自己生活無奈的戲謔和調侃。
古人樂于吟詩作畫,而在現(xiàn)在這個科技發(fā)達的時代,則有各種記錄方式可以供我們選擇:筆、相機、DV,分別代表了文字流、照片流和視頻流,當然我們也可以作畫,但是對于絕大多數(shù)人來說,文字、圖片、視頻是主要的三種方式。
【文字】
用語言描述情感,是對感覺的一種抽象化,因為文字就是抽象的東西,不像圖片,看得見摸得著。因此用語言、文字描述情感不見得就是那么的準確,但是文字的記錄能給人一種寄托,讓狂浪的思緒變得平靜,我想這就是我們需要記錄、需要寫日記的原因,對自己的一種交代,我也想起了一句名言:日記可以一天記一次,一月記一次,一年記一次,就是不可以不記。
我是一個非常不愛寫作文的人,碼字對我來說是一種煎熬,因為常常面對一種感覺,卻愣半天不知道用什么詞語去表達,如今,火熱一時的博客已經(jīng)時過境遷,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微博,我也喜歡上了發(fā)微博,不用太多語言,只要一張圖片、一句話,足以表達自己。而且圈人的感覺也樂在其中,因為更在乎分享,更多的朋友或者是陌生人能夠達成一種默契。
【圖片】
有一種攝影,不用在乎光圈、快門,不用追求角度、構圖,真實記錄、隨意捕捉。有一種相機,原是上世紀80年代蘇聯(lián)間諜用的低科技相機,感光敏銳,拍的照片色彩鮮艷、光影模糊。在南京,就涌現(xiàn)出了一群攝影愛好者,他們用這樣一種造型古舊的Lomo相機,像寫日記一樣,記錄著身邊的事物:人行道的路牌、路邊趴著的小貓、停在巷口的自行車,茂盛的樹冠。
Lomo是什么,Lomo是上世紀80年代蘇聯(lián)間諜用的低科技相機,外型“迷你”。
清晰度和對焦方面,Lomo類似于傻瓜相機,操作簡單,使用膠片進行拍攝。但其特殊的成像效果,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?,F(xiàn)在Lomo已不僅僅是一種創(chuàng)作性的攝影,它成了自由、隨性拍攝方式的代名詞。
圖片的記錄是我最喜歡的方式,讓我能夠發(fā)現(xiàn)靜態(tài)的、凝聚瞬間的情感,這種定格的畫面雖然只有一幀,但是卻能讓人聯(lián)想到更多的記憶。
【視頻】
視頻記錄的優(yōu)點在于能夠記錄一個過程,這個過程可以是完整的、連續(xù)的、細節(jié)的,在回放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,跟看電視一樣,這種關注不需要太經(jīng)過大腦的思考。
【開始新的記錄】
杭州不是我的家鄉(xiāng),對于一個在南京成長、生活了25年的人來說,來到杭州工作,出門在外的感覺是奇妙的,而適應一段時間后的感覺又有所不同,我喜歡行走在杭州的各個角落,從名勝景點到背街小巷,感受著不同于南京的城市文明痕跡,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想會發(fā)現(xiàn)更多讓我感動的地方…
營銷策劃中心 賈 偉